|
最近和朋友在东四十一条聚餐,在说到这个地名的时候,朋友读「东——四十一条」,很显然把 41 作为一个数字读出来了。其实正确的读法是「东四——十一条」,「东四」是一个地名,「十一条」是「东四」这里第 11 条胡同。「东四」地名起源为这里有四个牌楼。牌楼(见图 1)是个没有门扇只有门楣和门框的门,常常是单数,肩并肩一联三五个。三个的是三间四柱,五个的是五间六柱,中间的高阔,两侧的略低矮。东单、西单、东四、西四,就是老北京传袭下来和牌楼相关的地名。图 1 北京雍和宫牌楼东单和西单早先各有一座牌楼,都是四柱三间。东单的位于现在东单路口以北(见图 2),面南背北,东西跨街而立,车马人等从楼下往来。西单的在现在的西单路口以北,形式构造与东单的相同。旧北京时候,东单西单不如现在有这样多的高阔大楼,所以牌楼就特别显眼了。牌楼本身也就成了所在地域的地物指代标志。由于这两个地方都有个单牌楼,这便成了这两处的地域代词。再加上方位方向指代,便有了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的叫法。后来逐渐演变成东单和西单,省掉了牌楼两字。东单牌楼额曰“就日”,西单牌楼额曰“瞻云”。取典《史纪·五帝纪》:“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” 意思为东边看日出,西边望彩云。范仲淹《明堂赋》有:“望云而就日,歌尧而颂舜。”的句子,大意是指民心向往皇帝,感受皇帝龙恩的意思。1916年,袁世凯将东单改为“景星”,西单改为“庆云”。1923年,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因妨碍交通而被拆除。直到 2008 年,西单牌楼作为配套奥运会工程的西单文化广场改造项目而实现复建(见图 3)。复建的西单牌楼比原来历史牌楼上的尺寸进行了扩大,加高和加宽了一些,位置略向北移了 10 余米距离。图 2 东单牌楼图 3 复建的西单牌楼东四和西四是分别各有四座牌楼的,图 4 为东四牌楼,图 5 为西四牌楼。从东单牌楼一直向北约四华里,即有个路口,东至朝阳门,西通北海紫禁城,北面可达雍和宫。在这个路口上,老北京时候有四座牌楼,分别处在东西南北四个路口,也是四柱三间。四座牌楼守定四方街口,一目了然。东四牌楼就成了这一带地理方位的代称。北京城西侧也有这样四座牌楼,方位式样与东面的互为对称。位置在西单往北与阜成门内大街交接处。列置构造与东四的相同,形成西四牌楼。在简约了的口语中,同样省掉了牌楼两个字,这便有了东四和西四。东四和西四的每个牌楼上书写的匾额内容一模一样,但是怪异的是东西牌楼的匾额方向并不一致。东四牌楼东路口牌楼写的是“履仁”,西路口牌楼写的是“行义”,南北路口牌楼都书写的是“大市街”;而西四牌楼,东路口牌楼写的是“行义”,西路口牌楼写的是“履仁”,南北路口牌楼也都书写的是“大市街”。1954年12月21日东四牌楼与西四牌楼被同时拆除。经过历史的沉淀,现只留下了两个十字路口,由于名在物非,去掉了不复存在的牌楼,简称叫做东四和西四了。图 4 东四牌楼图 5 西四牌楼 |
|